在水質監測領域,COD(化學需氧量)測定儀堪稱核心儀器,精準數據是其使命擔當。然而,實際使用中數據不穩定卻困擾諸多工作者。別慌,找準癥結、對癥下藥,方能撥云見日。
試劑因素是主要原因。測定依賴多樣試劑協同,硫酸銀若含雜質,氯離子干擾便悄然入局,催化反應失序;濃硫酸濃度波動,消解體系酸度失衡,有機物氧化受阻。解決之道在于選優試劑,開封后密封避光存于陰涼處,定期核查有效期,過期試劑果斷棄,從源頭截斷試劑可能出現的誤差。
儀器校準是穩定數據的關鍵因素。波長校準偏差,光源穿透樣本光強有誤,吸光度“失真”;比色皿清潔欠佳,殘留污漬致光散射、折射紊亂。需依規程定期校準,用標準溶液調校波長至精準刻度;比色皿每次用后泡酸液,擦拭至澄澈透亮,避免交叉污染,確保光路通暢、測量精準。

樣品前處理環節也很重要。水樣采集不具代表性,泥沙、懸浮物混雜,或未勻質就直接取部分測COD,數值隨機顯示;消解不充分,大分子有機物未降解,反應不全。規范采樣,于水面下20-50厘米處用干凈采水器取水,搖勻后準確量取;嚴格把控消解溫度、時間,高溫高壓消解時溫度達120℃維持2小時,讓有機物充分反應。
操作細節亦不可忽視。滴定管、移液管潤洗不當,引入微量雜質;讀數時視線未與刻度線垂直,記錄偏差悄然而生。每次使用滴定管、移液管先用待裝液潤洗2-3次,讀數時彎月面最點與視線平齊,重復測量取均值,減小人為誤差。
環境因素同樣也是重要原因。室溫驟變,顯色反應速率、平衡偏移;震動頻繁,儀器內部光學、電路部件松動移位。控制實驗室溫濕度,安裝空調、除濕機,維持溫度20-25℃、濕度≤85%;儀器置平穩實驗臺,遠離大型振動源,保證數據穩定。
揪住試劑、校準、樣品、操作、環境關鍵要素,步步為營化解難題,COD測定儀自會重回穩定,忠誠守護水質監測防線。